[廣州日報]夏枯草躋身“藥食同源”?
發布日期:2010/01/25
大洋新聞 時間: 2010-01-25 來源: 廣州日報
去年5月份震撼全國的“王老吉違法添加夏枯草事件”至今仍讓許多讀者記憶猶新,不過以后夏枯草、蛋花、布渣葉、仙草這些涼茶原料有望被正名。記者昨日了解到,衛生部監督局日前發出征求意見函,擬批準夏枯草、布渣葉、蛋花可以作為涼茶飲料原料使用。征求意見截至2月13日。
據悉,目前廣東涼茶有近30種原料未被列入藥食同源名單之中,使用名單外的原料即被質疑為“非法”。2004年以來,涼茶飲料幾乎年年因原料問題和消費者、職業打假人等打官司,這已經成為制約涼茶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涼茶業內認為,若夏枯草等原料最終被“正名”,將為廣東涼茶創造更健康的市場環境,從而更好更快地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3種中藥已驗證有一定安全性
據衛生部公告指,經新資源食品評審專家委員會審核,擬批準玫瑰花(重瓣紅玫瑰)、仙草、夏枯草、布渣葉、蛋花作為普通食品,其中夏枯草、布渣葉、蛋花作為食品使用時僅限于涼茶飲料原料。這一征求意見一出,即在涼茶界引起廣泛討論。
“夏枯草、布渣葉、蛋花幾十年上百年來都是以涼茶原料的形式為嶺南群眾廣泛食用,因此,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做出一個限定體現了科學性,在管理上也更合理可行。”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杏芬指出,至于仙草,其實就是涼粉草,做成涼粉早已是民眾長期廣泛食用的食品,所以沒有必要限制在涼茶里使用。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所副所長王立斌認為,夏枯草等4種涼茶原料被批準為食品的可能性比較大,“夏枯草等原料已經經過一系列實驗證明其安全性”。不過他指出,衛生部公開征求意見,也有可能發現新的問題。
王立斌介紹,中心從1998年開始對涼茶一系列食品安全性進行毒理試驗,12年來,他們將夏枯草的提取液與夏枯草浸膏分別進行了試驗,結果證明夏枯草為無毒物質。
仍有近30種藥材未被正名
嶺南地區的居民一直都有用藥材煲涼茶飲用的習慣,涼茶的原料有50種以上,但是列入藥食同源目錄的只有20來種,這就意味著沒有被列入的藥材就沒辦法用于涼茶的工業化生產和餐飲用途。
“如果真的嚴格執行,廣東的涼茶產業真的沒辦法發展,甚至酒樓用夏枯草等藥材煲的湯也不能銷售。”香雪制藥副總經理莫子瑜表示。除了夏枯草等上述三種藥材之外,目前還有近30種涼茶使用的藥材未進入藥食同源名單,涼茶業人士呼吁監管部門能專門為涼茶原料建立一種使用機制,加快對涼茶原料的定性,以讓涼茶產業能夠更加名正言順地發展。
部分涼茶案例
2005年4月,北京人劉殿林以王老吉涼茶含夏枯草為由提起訴訟。2007年,重慶市民況力彬稱飲用王老吉涼茶后出現頭暈,也以添加夏枯草違反《食品衛生法》為由將王老吉告上法庭。不過上述案件結果均被法院駁回。
2009年5月,杭州人葉征潮也稱因長期飲用王老吉涼茶以后出現胃潰瘍,認為王老吉添加的一味中藥夏枯草會加重胃寒病人的病情,要與王老吉對簿公堂。其后,衛生部專家、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常務副所長嚴衛星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允許食用的藥材名單)內”,旋即掀起軒然大波。
市場反應
企業:有利涼茶產業走向全國
據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介紹,從2004年至今,全國的大大小小和涼茶有關的官司就有28起之多。而官司不斷的原因就是原料的使用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據悉,我國衛生部為了規范食品原料,制訂了藥食同源的藥材目錄,規定只有列入這個目錄的藥材才能用于普通食品,這個目錄以外的藥材被當作食品原料使用,就屬于違規操作。以王老吉為例,從2005年起,就不斷因采用了不在名單之列的夏枯草作為原料,而成為被告。
這次衛生部準備將夏枯草等4種物品列為普通食品,被采訪的涼茶企業得知消息,似乎都長舒一口氣。“衛生部此次雖然只是征求意見,還沒正式出臺文件,不過可以從中看出,長期困擾涼茶產業發展的原料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如夏枯草等藥材能名正言順地在涼茶產品里使用,不僅有利于涼茶這一地方產業走向全國,更利于其走向世界。”香雪制藥副總經理莫子瑜說。
消費者:涼茶當飲料喝有風險
記者隨機采訪幾位消費者,有的表示支持。本身就是廣州人的何叔說,廣東人祖祖輩輩都喝涼茶,差不多成為了日常飲料,“其實大家都應該有點常識,凡食品都有涼熱之分,比如西瓜,就是涼性解暑的,要是冬天吃就不好。涼茶也是一樣。”
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示擔心。來自北方的崔小姐就說,北方人的體質跟廣東人不一樣,把涼茶做成飲料喝還是有一定風險,“最好是在包裝上標明,如‘體虛胃寒的、孕婦等人群慎飲’。”
文/表 本報記者黃佩、何穎思